欢迎来到368txt小说网
368txt小说网 > 玄幻小说 > 宋时雪 > 第十章 关门弟子

第十章 关门弟子

作者:雪山飞机

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
    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

    “其为人也孝弟,而好犯上者,鲜矣;不好犯上,而好作乱者,未之有也。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。孝弟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。”

    苏轼居所不断传来一阵又一阵的读书声。

    十余名七岁至十余岁之人正在苏轼居所读书习字,李三坚也在其中。

    苏轼被放逐琼台儋州之后,并未自暴自弃,而是将儋州当做了自己的第二故乡,并在此处兴办学堂,许多人不远千里来到此处求学。

    而李三坚并不是第一个拜师于苏轼门下,不过基本上算是苏轼的最后一名弟子,是关门弟子。

    苏轼年龄已大,且琼台偏僻之地,生活条件极为艰苦,苏轼近年来身体是越来越欠安,因此是心有余而力不足。

    李三坚机智应对诸商,与苏轼交谈也是对答如流,因而李三坚在拜师之前,苏轼一直认为李三坚多少还是有些诗词歌赋、四书五经等方面基础的。

    可苏轼万万没料到,将李三坚收为关门弟子之后,李三坚许多字根本不认识不说,诗词歌赋、四书五经等等更是一窍不通,就连写字也是写得歪歪扭扭的,不堪入目,此使得苏轼异常愤怒,同时又是哭笑不得的。

    李三坚哪里是个读书人?完全是个门外汉,苏轼当时就欲将刚刚收为门下弟子的李三坚开革,不过苏轼念在其自幼丧父,与母亲相依为命,且又身处蛮荒之地,再加上李三坚此人是异常聪明机智,于是苏轼仍是留下了他,并从最基本的教起,读书习字

    苏轼悄然来到学堂,只见李三坚正抱着《论语》,低头苦思。

    苏轼见状微笑着走到李三坚身后,问道:“你在想什么?”

    李三坚虽基础太差,不过读书习字却是异常勤奋,无论刮风下雨,无论是什么情况,每日总是第一个来到学堂,且是最后一个离开,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两月有余,对此苏轼是感到异常欣慰。

    人不是生下来就会读书习字的,李三坚如此勤奋,今后也许会有一些出息的,苏轼心中暗道。

    “圣人此言到底是何意?”李三坚捧着书本,喃喃自语道。

    “何言?”苏轼捻须开口问道。

    李三坚回过头来,看见了苏轼,于是慌忙站起身来拱手道:“师父,门生不知师父到来,门生失礼了。”

    数月之间,李三坚学问未怎么长进,礼数倒是学了不少,施礼之时,还是像模像样的。

    苏轼摆手道:“李生对圣人之言有何不解之处?不妨说来听听吧。”

    “师父”李三坚答道:“圣人云,巧言令色,鲜矣仁,门生对于此言早已烂熟在心,可门生心中却有些不解,师父,何为巧言令色?”

    “好其言,善其色,致饰于外,务以说人,是为巧言令色,又谓之谄媚作态。”苏轼点头答道。

    “仁又是什么?”李三坚又问道。

    苏轼闻言沉吟片刻道:“夫仁者,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。能近取譬,可谓仁之方也已。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”

    苏轼将李三坚听得云山雾绕的,于是不由得笑道:“简言之,就是博爱于人是为仁。”

    “这就是了。”李三坚闻言开口说道:“巧言令色是为媚,媚者当然令人不齿。不过门生以为,如此要分是什么情况的,若君上昏庸,不听臣下的忠直之言,此时若有人巧言令色,使君上行利国利民之举,如此,巧言令色为何就不是仁了?”

    “住口。”苏轼闻言怒道:“你知道什么是君上吗?竟然妄言君上?”

    “门生知错了。”李三坚闻言低头道,不过仍是一副不服气的模样。

    苏轼暗叹了口气,李三坚自幼生活在琼台,根本没有离开琼台半步,哪里知道何为君?何为臣?他只是从书本之上了解到了君臣之间的一些事情,一知半解的,这也不能完全怪他。

    苏轼沉吟片刻后说道:“圣人此言,有三种含义,不要被花言巧语所骗,巧舌如簧、口吐莲花、妙语连珠之人不一定有仁德,此一也;其二就是不要以为讲究仁德就必须违心的谄媚、讨人欢心;其三就是也不要以为外表诚恳谦和,不说谗言之人就一定是仁德。你口中所言巧言令色,乃是臣下婉言劝谏,非巧言令色,万不可错解了圣人之言。”

    “师父教诲,门下谨记。”李三坚拱手施礼道。

    虽李三坚口中认错,但心中仍是有些不服气。

    能言善辩就是不仁了?就是奸邪之人了?诸葛亮还能言善辩、舌战群儒呢,难道诸葛亮就是奸邪之人,是不仁之人吗?

    不过李三坚心中明白,圣人之言,每个人理解都不一样的,圣人的每一句话若辩论起来,几天几夜都说不清楚,要不然这个世上分成了无数的学派,只不过个人的理解不同而已。

    “诗词如何了?”良久之后,苏轼问道。

    “这”李三坚闻言犹豫的答道:“略知一二,请师父指正。”

    略知一二?口气还不小苏轼闻言心中暗暗好笑,诗词歌赋没有数年乃至数十年的沉淀,如何能吟诗作赋?

    苏轼刚刚教授了李三坚诗词的一些基本道理,他就会吟诗作赋了?

    于是苏轼指着远处的青山说道:“以此青山为题,你作首诗如何?”

    不就是作诗吗?李三坚心中暗道,李三坚有许多读书的办法,在这个世上还无人知道,比如宋词密码

    此数月间,李三坚冥思苦想,终于回忆起了宋词密码,如此吟诗作赋,如探囊取物。

    于是李三坚装模作样,走了三步后吟道:“涂上青山忆旧游,仙都山水谁能忆?黄酷绿醑迎冬熟,如何水路三千里?”

    苏轼闻言大惊失色,目瞪口呆的,怔怔的看着李三坚久久说不出话来。

    数月之前,李三坚对吟诗作对是一窍不通,可数月之后,李三坚居然能作出如此诗句,虽此诗还谈不上是什么七言绝句,可仍是很不错了,是个标标准准的藏中诗。

    最关键的是三国曹植七步成诗,可李三坚只走了三步

    “以此花草为题,五言藏头诗。”苏轼心中是异常疑惑,怀疑是李三坚是不是从哪里抄袭而来的?于是随便指着院中的一些花花草草说道。

    “花草杳玲珑,草市迎江货。”这次更快,李三坚几乎不用考虑就作了出来。

    “以江水为题,七言藏尾。”苏轼又说道。

    “孤城环大江,行随出洞水”李三坚吟道。

    苏轼完全被惊呆了,他到底是什么人?从前不是个痴呆儿吗?当真是掉入海中,得到了海神的眷顾?亦或是大智如愚?

    “恩师觉得如何?”李三坚得意的问道。

    李三坚右手轻摆,只差手中有炳香扇了

    “词不逮理、不通文墨。”苏轼说罢,拂袖而去。

    。。

    “三哥,三哥,你在做什么呀?”此日,李三坚正在家中破屋之中摇头晃脑读书之时,符灵儿跑进来喊道。

    “嘘小声点,你哥哥他正在读书呢。”正在晾晒鱼干的符二娘连忙说道。

    “哎呀,整天就知道读书,都快成书呆子了,都不去海边摸鱼了。”符灵儿一边帮着符二娘晾晒鱼干,一边垫着脚尖望着屋内说道。

    “大姑,你说读书有什么用啊?又不能吃,又不能穿的。”符灵儿又说道。

    “呵呵”符二娘在围裙上擦了擦手道:“读书怎么没用啊?读书今后也许还会有条出路呢,要不然就一辈子就是打鱼捞虾了。”

    “哦”符灵儿闻言低声问道:“大姑,三哥今后是不是要离开这里啊?”

    “这”符二娘看了一眼符灵儿说道:“你是不是舍不得你阿哥啊?”

    “大姑”符灵儿害羞的喊道。

    。。

    “坚儿,你知道娘为什么不同意你外公的话吗?”符灵儿走后,符二娘问向李三坚道。

    “外公的话?娘,你是说将灵儿妹妹许配娘,是不是灵儿还小,又是我的妹妹,因此娘才不同意的?”李三坚想了想后问道。

    “不是这样的。”符二娘闻言微笑道:“灵儿是个好姑娘,人也长得水灵,娘心中其实是挺愿意的,再说你们又不是亲兄妹,成为夫妻又有何不可?亲上加亲,倒是可以报答你舅父对我们娘俩这些年的照顾之情。”

    “嗯,如此娘为何又不同意?”李三坚诧异的问道。

    “哎”符二娘叹道:“你现在长大了,也懂事了,娘就告诉你吧,原因就是你爹爹很早以前就给你定下了一门亲事。”

    “什么?爹爹给我定亲了?”李三坚惊问道。

    符二娘点头道:“是这样的,当年你娘还未嫁给你爹爹之时,你爹爹就与开封府与一位同年定下了一门亲事,他们当年相约,若一男一女,就结为夫妻,若两女或两男,就结为姐妹或兄弟。”

    指腹为婚?李三坚心中是异常郁闷,指腹为婚,你倒是成婚后并且有了身子才可行此举啊,李三坚没想到自己老爹居然在成婚之前就与人相约了

    “哦,这样啊,多少年了,他们早就忘了我们的吧?”李三坚轻松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你爹爹临终前曾经说过,人不能无信,让你有机会去找他们。”符二娘想起李清临终前的话,含着眼泪说道。

    “哦,他们姓什么?”

    “姓蔡。”
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