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368txt小说网
368txt小说网 > 都市小说 > 鉴宝无双 > 第594章 开盖,司南

第594章 开盖,司南

作者:青木赤火

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
    吴夺和葛亮跳入井中,三人围在了青铜圆盖周围。

    从这两个“把手”来看,这个青铜圆盖还是挺厚的。常规思维,青铜圆盖没有一定的厚度,上面的把手就成不了形,成形不仅是能用上手,关键还得在提拉的时候足够支撑青铜圆盖的重量。

    这两个“把手”的用途很明显了,不过他们并没有急于动手,谨慎起见,先研究了一下青铜圆盖上的纹饰。

    吴大志清理青铜圆盖表面的时候,不仅清理掉了泥土,还把一部分严重的锈迹也给清理掉了。有点儿粗暴,这要是纯粹的考古,肯定是不行的。

    这上面的纹饰,大体来看分为两层。

    一层是两个“把手”之间的方形区域,这个区域中,主要就是一个双头龙的纹饰。

    虽然看到双头龙,他们都不由自主想到了关联子午山秘藏双鼎的双兽头玉雕,但是双头龙纹在青铜器中并不是什么特殊的纹饰。

    商代的青铜器上,就开始出现了双头龙纹,一体双头,身躯一般是一条斜线或者曲折的线条。双头龙纹就此一直延续了下去。

    这上面的双头龙纹,比商代的显得更为活泼一些,两龙头相顾,似乎还有点儿浪漫风格在里头。

    这是战国青铜器龙纹的典型特征。战国时期的青铜器,龙纹着意强化了灵动活泼甚至浪漫的风格。鉴定任何文物和古玩,都不能脱离它存在的历史大环境,战国时期出现这样的特征,和战国时期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是分不开的。

    而外围的纹饰,主要是蟠螭纹,一整圈,密密麻麻都是弯曲的小龙;龙的形体被简化,甚至有点儿抽象了。这也是战国时期常见的一种龙纹处理风格。

    从这青铜圆盖的纹饰上来看,这东西应该就是战国晚期的。那么此处井台,确实就和秘藏双鼎的事儿挂上钩了。

    不过,这青铜圆盖的纹饰上,也再没有别的什么玄机了。

    “你俩觉得直接打开没问题吧?”吴大志看了看吴夺和葛亮。

    两人对视一眼,吴夺先道,“结合种种情况,我觉得这青铜圆盖就应该是直接打开的。”

    葛亮接口,“我也觉得,打开之后才会面临关键,这不过就类似于一个表面的常规防护。”

    “嗯,这一点咱们达成共识。不过,现在开的话,人不全。”吴大志慢悠悠说道,“之前李山在这里,现在李山不在,梅小梅也不在。”

    吴夺没多想,“这也没啥吧?之前我和葛兄进入洞中洞,不也就我们俩么?”

    “那不一样,当时包括梅小梅的整个行动组就守在外面呢。”吴大志笑了笑,“今天早上,庞局把那个白玉圆筒给我了。他说,丹药和小囊、纸笺他先收着备用;白玉圆筒是个好玩意儿,觉得你应该喜欢,直接让我留下给你。”

    “这······”吴夺沉吟。

    “现在明白了?”

    吴夺叹了口气,“明白了,他可以私给,但我们不能私留。而现在这个青铜圆盖,开启之前,起码应该电话向庞局汇报,虽然他的回应应该就是让我们先开。”

    吴大志点头,“业务性再强的部门,也离不开那一套。有些路数,一定要拎得清。我们不求别的,只求能亲历这件足可载入史册的大事的完成,所以······”

    葛亮笑了笑,“今天这事儿也是赶巧了。”

    吴大志拿起电话,给庞统打了过去。

    庞统果然说了句“你们看着办就行”,不过,接着又跟了一句,“李山已经往你们那边赶了,顺便安排下南龙谷的守卫工作。”

    “好了,开吧。”吴大志挂了电话之后直接说道,并没有提等等李山。电话打过就行了,刻意等他,反而显得“疏远”。

    开盖之前,吴大志又清理了一下嵌入石材的青铜圆盖的边缘缝隙。

    随后,吴大志双手抓住“把手”,先是尝试着活动了一下,觉得能动了,才发力往上提。

    顺利提了起来,比吴大志想象得要轻。

    吴夺和葛亮也在一旁照应着,一起将青铜圆盖放到了一边。

    青铜圆盖翻面之后他们才发现,怪不得比较轻,原来下面是凹陷的弧形,真的如同一个锅盖。只有“把手”所在位置的下方是凸起来的。同时,凹陷的下面光素无纹。

    这也算是战国青铜器从未发现过的一种“器型”;若不是知道用途,陡然出现,还不知道某些专家会分析出多少种可能来。

    青铜圆盖他们没有过多研究,举灯照射井内。

    下面居然只有一尺左右的深度。

    底子,是一个圆柱形的石砌凹坑。

    坑底的圆形石面上,放着一把黑黝黝的“勺子”。像是石质,但是具体石材一时难以判断。

    勺斗的底部好像和石面是相连的,陷在一个圆形的凹槽内,勺柄则是悬空的。

    勺柄指向南方。

    “司南?”吴夺和葛亮不由异口同声地脱口而出。

    吴大志点了点头,又道,“司南的外形,却是另一种用法。”

    因为除了这把“勺子”,底面还有环绕的三圈凹槽,而这三圈凹槽的底部,好像和整个石面是“压合”在一起的,而不是单纯在石面上刻出来的。

    这三圈凹槽,并不是完全露出来的一个整圈,中间还有小隔断,小隔断属于石面的一部分,只有半寸宽窄。

    三圈凹槽上的小隔断数量一致,都是四个,一共十二个,但是每一圈的位置不一样。

    第一圈凹槽的隔断是冲向东西南北四个方位,第二圈和第三圈则都是错位的;这样一来,十二个小隔断便形成了十二个方位。

    这十二个小隔断上,还分别刻了一个字,正是十二地支: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。顺序则是前后对应内外。

    而且,这三圈凹槽的深度也不一致,由内而外依次加深,也就是说,整体石面之下,不是只有一层,至少三层。

    如此看来,整个底部的结构,就如同一个可以操作的仪器。

    而操作这个仪器,应该要靠那把黑黝黝的“勺子”。
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